全国人大代表、江西省省长鹿心社1月28日刚当选江西省省长的鹿心社在两会前曾微博豪言:不加快经济发展对不起革命先烈。
当时董事会就有人认为这是施正荣为了保住董事长之位,授意下属所为,从那时起董事会已经基本不再信任他了。若无锡尚德启动破产保护程序,施正荣目前面临的最大险境在于之前暴露出的关联交易,因为彻查关联交易与利益输送将是无锡尚德重组的前奏。
该人士表示,如果再不出手对无锡尚德进行破产保护并重组,其烂摊子将无法收拾,最后只能进行破产清算,变卖设备和厂房,而数万工人安置问题也将引起当地不小的社会动荡。2012年7月以来,尚德电力就因巨亏而陷入危机,而2013年3月底即将到期的5亿多美元可转债更是该公司一直以来的心头大患。另一种则是,全盘接手无锡尚德的资产,使之国有化,但尚德的品牌和销售渠道依然存在,只不过大股东由施正荣换成了国资而已。如今摆在他面前的是被赶下董事长之位、无锡尚德将破产重组由国资接盘,以及或将接受有关关联交易与利益输送的审查10多年的光环黯然失色,除了反思对国际市场判断失误、价格战策略带来的负面效应,施正荣更应该反思的是,一个处于钱景 行业的领跑企业如何遏制其内在的非理性冲动,以一种稳定的心态持续成长;一个在政商关系复杂的中国大环境下拼搏的企业家如何为企业争取到长远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只为短时做大做强。分割尚德无锡国联重组无锡尚德共有两种方案重组后无锡尚德可形成两家独立公司政府和银行没有新的注资,也没有投资者愿意洽购施手中的股权,因此无锡尚德进行破产保护而后重组已在所难免,时间表是3月底,主导方是国资背景的无锡国联。
据记者独家获悉,无锡国联重组无锡尚德共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将从其现有的资产中切出一部分优质资产并对其进行收购,而另外的资产则可通过变卖设备来偿还欠债;另一种则是全盘接手无锡尚德的资产,使之国有化。无锡尚德仍然生产电池和组件,而尚德电力则包括了环球太阳能基金、美国工厂等资产,变成一家轻资产的公司。但有一个领域可能令家庭发电更为容易,并大幅削减人们对能源企业的依赖:太阳能电池。
意大利工业电池生产巨头Fiamm公司能源储存负责人NicolaCosciani称,水泥及钢铁生产企业等耗电大户正思考靠自身生产并储存太阳能,甚至是将自身用不完的电力卖给电网。对于居民储存(太阳能)而言,德国与意大利将成为爆炸性增长的市场,耗电大户也开始显露出兴趣,他对路透表示。眼下,供电商已遭受产能过剩和需求低迷的冲击。对于一个四口之家来说,如果使用太阳能面板,该家庭对于电网电量的使用每年将减少30%,若使用太阳能电池,则能再减少30%,这样每年仅需从供电商购买所耗电量的40%。
随着用电费用的上升、太阳能获得补贴以及电池价格的下降,未来2-4年太阳能电力储存市场料将大幅扩展。意大利是欧洲电力价格最高的国家之一,该国正寻求削减电力成本,以便增强企业竞争力
然而,英利方面其实早有自己的打算。很显然,实现上述目标势必会产生较大成本,对于本已处于困境中的光伏企业而言将意味着更大压力。英利副总裁熊景峰表示。与此同时,英利的海外战略依旧是不惜一切代价抢占地盘。
在行业遭遇困难之时,抢占市场份额更加重要,这样做,有利于客户了解我们的产品。行业前景仍不明朗,英利只得采取靠低价保市场的销售策略。当时,该公司做出承诺称,截至2015年,生产每兆瓦光伏组件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13%,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占英利能源消费结构的4%以上,并力争达到8%。公开资料显示,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其生产线覆盖了整条光伏产业链。
日前,国内光伏设备制造巨头英利披露了去年四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环比大幅增长40.6%,但就在同期,公司净利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净亏损12.49亿元人民币,亏损额环比增加了22.81%。对此,有专家评论称,组件售价过低,企业处于亏损销售状态,销售量越大则亏损越大。
但是英利方面认为,虽然短期内这项工作很有挑战性,但对公司却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有利于争取到更多的客户。就在今年1月末,英利曾以世界第一家光伏、中国首家企业的身份,加入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碳减排先锋项目,而这也正为英利争取海外市场赢得了一张环保牌。
但是,其净亏损额高达30.64亿元人民币,这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对于该公司牺牲利润换市场的战略产生了些许担忧。另据介绍说,去年四季度,其44%的收入来自中国,该公司预计,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会出现大幅攀升,而在某些欧洲、美国和新兴市场也出现提升,可见,其对海外市场依旧十分看重。而与四季报同一时间发布的公司2012年财报显示,去年英利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增长43.2%,创历史新高,这也意味着其已超越2011年排名世界第一、第二位的无锡尚德和美国第一太阳能,成为出货量全球第一的光伏企业英利副总裁熊景峰表示。日前,国内光伏设备制造巨头英利披露了去年四季度财报,报告期内,公司光伏组件出货量环比大幅增长40.6%,但就在同期,公司净利表现却并不尽如人意,净亏损12.49亿元人民币,亏损额环比增加了22.81%。但是,其净亏损额高达30.64亿元人民币,这也让不少业内人士对于该公司牺牲利润换市场的战略产生了些许担忧。
但是英利方面认为,虽然短期内这项工作很有挑战性,但对公司却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有利于争取到更多的客户。公开资料显示,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垂直一体化光伏发电产品制造商之一,其生产线覆盖了整条光伏产业链。
很显然,实现上述目标势必会产生较大成本,对于本已处于困境中的光伏企业而言将意味着更大压力。与此同时,英利的海外战略依旧是不惜一切代价抢占地盘。
在行业遭遇困难之时,抢占市场份额更加重要,这样做,有利于客户了解我们的产品。就在今年1月末,英利曾以世界第一家光伏、中国首家企业的身份,加入了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碳减排先锋项目,而这也正为英利争取海外市场赢得了一张环保牌。
然而,英利方面其实早有自己的打算。另据介绍说,去年四季度,其44%的收入来自中国,该公司预计,在日本的市场份额会出现大幅攀升,而在某些欧洲、美国和新兴市场也出现提升,可见,其对海外市场依旧十分看重。行业前景仍不明朗,英利只得采取靠低价保市场的销售策略。当时,该公司做出承诺称,截至2015年,生产每兆瓦光伏组件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比2010年降低13%,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占英利能源消费结构的4%以上,并力争达到8%。
而与四季报同一时间发布的公司2012年财报显示,去年英利的光伏组件出货量增长43.2%,创历史新高,这也意味着其已超越2011年排名世界第一、第二位的无锡尚德和美国第一太阳能,成为出货量全球第一的光伏企业。对此,有专家评论称,组件售价过低,企业处于亏损销售状态,销售量越大则亏损越大
近日,敦煌市上报的23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项目获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的批准,这标志着敦煌建成、在建以及开展前期工作的光伏并网发电项目总容量突破1000兆瓦,达到1021兆瓦,有望在2013年提前实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的加快建设以敦煌为重点的太阳能发电示范基地,力争到2020年建成百万千瓦级以上太阳能发电基地的目标光伏电站标杆上网电价高出当地燃煤机组标杆上网电价(含脱硫、脱硝电价,以下相同)的部分,仍然通过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进行补贴。
分布式发电电价补贴为0.35元/千瓦时,补贴资金同样来自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并由电网企业向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转付。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入电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进行收购。
同时,要及时计量和审核光伏发电项目的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并根据其计量和审计结果申请电价补贴。与以往全国除西藏地区外统一上网电价的政策不同,新的《意见稿》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将全国分为四类太阳能资源区,制定了相应的标杆上网电价。新的《意见稿》对分布式发电和大型地面电站发电进行了区分。针对大型光伏发电标杆上网电价,《意见稿》针对四类地区给出了四个不同的上网电价,如下:Ⅰ类资源区:0.75元/千瓦时,包含地区:青海海西、海北、果洛、玉树;Ⅱ类资源区:0.85元/千瓦时,包含地区:新疆、宁夏、内蒙古、青海西宁、海东、海南、黄南、甘肃嘉峪关、武威、张掖、酒泉、敦煌、金昌、四川阿坝、甘孜、云南丽江、迪庆;Ⅲ类资源区:0.95元/千瓦时,包含地区:北京、天津、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承德、张家口、唐山、秦皇岛、山西大同、朔州、忻州、陕西榆林、延安、云南省除二类地区外的其他地区,甘肃省除二类地区外的其他地区;Ⅳ类资源区:1元/千瓦时,包含地区:除前面的Ⅰ、Ⅱ、Ⅲ类地区外的其他地区。
分布式光伏电价将免收随电价征收的各类基金、附加以及系统备用容量和其他相关并网服务费。《意见稿》还对电网企业提出了要求,电网企业要积极为光伏发电项目提供必要的并网接入、计量等电网服务,及时与光伏发电企业按规定结算电价。
近日,中国国家发改委向部分政府机构、相关光伏发电企业下发《关于完善光伏发电价格政策通知》的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对下一步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提出了新的实施方案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并入电网的电量,由电网企业按照当地燃煤发电标杆上网电价进行收购。
与以往全国除西藏地区外统一上网电价的政策不同,新的《意见稿》根据各地太阳能资源状况和工程建设条件,将全国分为四类太阳能资源区,制定了相应的标杆上网电价。新的《意见稿》对分布式发电和大型地面电站发电进行了区分。